Photoshop中的一级调色和二级调色是图像处理和色彩调整的两个关键阶段,它们在目的、范围、复杂度以及对最终图像效果的影响上有着显著的区别。
一级调色(基本调整)
1. 全局调整:一级调色主要关注整个图像的基本色彩平衡和曝光,包括亮度、对比度、色温、色调、饱和度等。这些调整旨在纠正拍摄时的不足,如曝光不准确、色彩偏移等,使图片更加接近自然或预期的视觉效果。
2. 简单直观:使用的基本工具如曲线、色阶、亮度/对比度等,操作相对直接,适用于快速改善图像的整体观感。
3. 校正与统一:确保图像中的颜色看起来自然,为后续的精细调整打下基础。
二级调色(局部调整)

1. 精细微调:二级调色则深入到图像的局部,对特定区域进行色彩和亮度的调整,比如人物皮肤、天空、背景等,以增强图像的层次感和深度。
2. 针对性强:通过图层蒙版、选择工具或调整图层等高级功能,对画面中的不同元素进行独立的色彩和曝光控制,实现风格化或强化特定视觉元素。
3. 创意与风格:二级调色允许创作者根据艺术意图或项目需求,添加创意效果,如增强氛围、改变色调风格等,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视觉风格。
4. 技术要求高:相比一级调色,二级调色需要更精细的操作和更高的技术水平,以及对色彩理论和视觉效果的深刻理解。
总结
一级调色是基础,确保图像的基本质量;二级调色则是提升,通过局部的精细调整来增强图像的艺术性和表达力。在实际操作中,往往需要结合使用,先进行一级调色以建立良好的基础,再通过二级调色实现特定的视觉效果,从而创作出高质量的图像作品。三级调色则是在前两级基础上进一步深化,通常涉及整体的色彩倾向调整,以达到特定的美学或叙事目的。